在台海危機成為全球矚目焦點之際,「假如戰爭明天來,受過義務役訓練的我們真的能派上用場嗎?」
本書不同於坊間常見的軍旅日記多以記述日常生活、軍中趣事為主,作者江旻諺將主要篇幅放在檢視當前義務役的訓練內容,以一個「憂國憂民」又「積極備戰」的役男身份,提出觀察、分析與改革的可能方向。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介紹
江旻諺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香港大學經濟學學士。大學畢業後曾任職於台灣經濟民主連合,致力於抵抗中國對台併吞,建構社會團結。曾在反送中運動中積極在台灣組織撐香港活動,又協助流亡海外的香港政治倡議家創辦刊物《如水》,至今持續發展流散港人的民主運動論述。目前從事半導體政策研究,擔任科技、民主、社會研究中心海外研究員。
【前言】
◎我只是一名義務役二等兵
【Part 1 出發,前往國之北疆】
● 爛的是黃埔精神,還是加入國軍的我們?
● 想當年,你爸爸我在前線⋯⋯打了好幾款手遊
● 我們是解放軍搶灘登陸台灣本島的前哨戰役
● 只有我把邊疆當前線?
● 「島上的豬,都吃得完嗎?」
【Part 2 簽下去】
● 「簽下去!簽下去!」
● 「那就是戰爭來臨的感覺,是這份工作的一部分。」
● 在伴侶關係中,沒有誰的職業比較偉大
● 什麼才能讓你簽下去?怎樣才會讓你感到自由?
● 大家打賭,我會簽下去
【Part 3 台灣當兵真的很廢嗎?】
● 你能「適應」軍中生活嗎?
● 沒有莒光教學,只有莒光教學日簽到
● 怎樣當兵不算浪費時間?
● 長官,我想學格鬥術!
● 我終於等到射擊模擬練習課程
【Part 4 八十年來台灣男孩寫不完的大兵/二兵日記】
● 「生活上有沒有什麼問題?」
● 「我們不會像白痴一樣去翻你們內務櫃啦!」
● 軍隊裡,公與私之間
● 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
● 希望有一天,多出來的坦克不用埋起來
【Part 5 東引,東引(有時還有香港)】
● 帝力於我何有哉?
● 「神在北疆」
● 「憑票入場」
● 東湧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