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造村計畫-古厝模型

金門的聚落有高密度老屋群
閩式傳統建築的花崗岩牆身、紅瓦片、翹脊與圓脊
經過二十年的調查研究與測繪
開啟了小島造村計畫
村復出品 來一棟精緻的閩南建築模型,造一個你的村莊!
NT$500~NT$3,00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此商品 「 最高 」可以折抵紅利 0 點 (約等於 NT$0 )
商品介紹

  

縮尺1/200雙落大厝模型,擺在一起就成了鄰居,更多一點,就成村落了

 

從普及與立體化的解析建築,這推展教育需要累積,始終是一項快不來的願望。村復號在今年(2025年)夏天開始投入量產金門合院數位模型,著手生產出很多小房子(模型)的計畫,企圖拋磚引玉,讓喜歡金門民居的同好產生另類關注,或許讓地方文化有一個新途徑、新載體,或許藉此在未來還可以創造出新的村莊,也是我們「小島造村計畫」的期待。

村復號首先推出的是——「雙落大厝」合院模型。此3D列印模型有兩款,分別是「縮尺1/200」,「縮尺1/80」。下一步。

精美而真實的成果,特別適合收藏與禮贈。

紅瓦紅磚紅赤土的金門島,是我們現代化發展下的最後一塊瑰寶。誠心推薦給關心文化保存環境的您!

  

縮尺1/80雙落大厝模型,可以前後分開,還可以把屋頂掀開,細節更多

 

  


  

縮尺1/80的具收藏價值

 

 

小型合院的虛擬模型製作

 

在創新手法下的3D古厝模型,背後是對金門文化、歷史與空間的認識,以及一分一毫的測量測繪而成。

關於背後的工作與知識,讓我們細細道來⋯⋯

 

金門島的聚落感
漫步在金門島,你會看到高密度的老屋群,花崗石的牆身上蓋有紅色的瓦片、朝天的翹脊和圓渾的屋頂、傳統與近代共存的建築裝飾物,分散於全島大小村莊,這些村莊又被稱為「聚落」。金門共有一百三十多處個性鮮明的傳統聚落,屬於閩南文化的一部分。


聚落是由自然和人文兩種複雜的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環境,就如同沒有兩個人是一模一樣的,因此不會有兩個形態完全相同的聚落。金門島聚落的發展面臨各種自然挑戰,早期先民在選擇聚居基地時,多半以順應地勢、鄰近水源充足、地力較豐及避風禦寒等條件作為基本考量。
 

假設你第一次遊走在金門聚落中,想必你會對於古籍中描述「夜不閉戶」的平和景象感到似曾相似。進一步,若是有機會多住幾天,你會充分地對於村落如何被建造出來,以及鄰里之間的相互往來感到好奇。
 

五六百年的村莊裡,緩坡上的紅瓦屋簇擁著祖厝,保護廟和風獅爺守護人民,加上百年的洋樓文化,多元文化疊代出多樣性,讓地處閩南文化圈的金門聚落特別出眾,其傳統建築以紅磚、花崗石、泥塑、彩磁等材料組成,以書畫與信仰等人文裝飾,整體展現出光前裕後的具體象徵。金門的民居外牆多用花崗片麻岩、鐵質混合岩為主體,烈嶼則偶見有使用玄武岩,黑黝的外觀表現煞是好看。

 

金門傳統聚落呈現規整的排列(碧山村)

 

金門聚落梳式布局的規整房屋排列

 

金門傳統合院使用多種材料的組成

 

立體模型製作

鄉土建築隨自然條件、社會狀況和文化傳統的不同而發生。在各類的鄉土建築中,住宅是對這些狀況的反應又是最靈敏的,因為它與生活的關聯最為密切。同中求異的閩南合院民居建築,是金門聚落中的主體,仔細欣賞下確實有不同型態的巧妙演繹。

里埕設計工坊長期於對聚落的調查研究,2013年底出版的《金門閩南建築圖鑑:合院》,以及2023年的《金門合院圖鑑:面的構成》。從出版品上可讀到,自平面修正測繪圖稿,進一步製作到虛擬模型的建構,以及需要非常耐性的反覆校正。

  

  

 

  

測繪工作過程

 

《金門閩南建築圖鑑:合院》在2013年出版

 

《金門合院圖鑑:面的構成》在2023年出版

 

 

 

規格說明

雙落大厝

小|1/200

尺寸|5.5(W)*9.2(L)*4(H)


大|1/80

尺寸|14.7(W)*23.5(L)*10(H)

 

運送方式

7-11店到店/郵局/黑貓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