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窯工坊在烈嶼開創社區營造新藝術

一張含有 人員, 服裝, 室內, 男人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陶藝家 林清渠|

 

 陳書毅    陳書毅、王丞瀞

 


 

「鶴山窯」創設於東林村後方社區活動中心附近的公園林地,陶窯的名字是取自林家兩百年老合院中的一幅對聯「龍從鶴領宗支盛,處座麟山世澤長。隨著東林老街再造的地方風貌規劃的推展,2015年林清渠老師成立「鶴山窯陶藝工坊」,主要開發當地民俗特色的白雞(風雞)系列文創商品,並隨著幾處社區閒置空間的再造,持續邀請烈嶼和旅外藝術家參與文創商品的開發和藝文活動的推廣。

七月約訪,此行專題是為了好奇於林清渠老師返鄉與社區互動和,並做為陶藝家十多年的開展。採訪前想起筆者曾經帶一班五十人的學生,跟老師預約到東林上課的情況;大學生早已畢業十多年,但東林村的景物依舊,工作室外大榕樹下的柴窯還持續在使用。許久未碰面,筆者剛抵達華南汽水廠,清渠老師和師母都在,他撥空接受專訪,為我們斟上梅子醋飲。我們從林清渠老師的學習歷程談起。

 

返鄉陶藝家開創地方教育

出生於烈嶼東林的林清渠老師,1975年自國立藝專陶瓷科畢業後,到鶯歌打工和學習,開始感受到實用基礎性對於藝術的重要。到鶯歌磨練之時,認識當地陶瓷技術領域的產業,影響他的生涯初始,從而自陶藝創作、職業學校任教,到跨足到兒童美術教育,都可以適應各種環境的變化。

到1980年代,新竹待了五年後和開設補習班的朋友試著合作教學。進一步決定在參加1988年陶藝雙年展後開業,其間曾招收科技園區的工藝成人社團研習營,推動地方陶藝教育不遺餘力。2004年與友人到廈門推廣,專注於培訓連鎖幼兒園老師的陶瓷藝術教學,舉家在廈門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2008年小家庭決定返回金門,林老師開始以陶藝家的身分參與一些社區營造,到各社區帶捏陶的活動並開展在地事業。

 

陶藝家 林清渠老師

 

回鄉後因應當地區域的社造工作,林清渠老師首先到青岐村,有感於青岐村有泰半的婦女都來自福建地區(外籍配偶),於是他試著在林湖村公所的入口處,設置一個風雞圖樣,圖示包含區域政治關係之國徽合成,來祈願守護國境之西的青岐「西線無戰事」之祈願,也陸續開啟陶藝教學與地方社區營造創作之路。

 

烈嶼地質採集和陶土實驗

由林老師帶路走進西宅營區工作室,這裡是廚房營舍空間改造的,空間寬大而適合作成陶藝教室。從清渠老師的陳列也觀察出他鍾情於柴燒的質感,透過採集和燒製,發展出地方灰釉的陶藝習作。

近年來公共藝術已然成為風潮,對話中談起曾一度設置於東林濱海公園內的公共藝術作品「中庸之道」,是2011年10月底由清渠老師所設計製作,「中庸之道」是一件現場柴燒的大型作品,呈現有如立體塊狀簡潔形式的岩石質感,和中心穿透的圓孔,似銃眼窺孔。林清渠老師表示「中庸之道」乃取自孔子以中庸之道作為生活中的一種德性表現,是理想的人生哲學。他說,「中庸之道」創作的主題思想為:「外方內圓、不偏、實在,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和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的人格 」。社區希望透過藝術家的帶動,讓不同年齡層的社區居民都有參與藝術活動的機會,提昇生活內涵。

 

一張含有 花瓶, 藝術, 室內, 石頭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大型柴燒陶藝作品「中庸之道」

 

林老師從展示架上拾起一個釉色特殊的器皿解釋到,柴窯燒陶時,完全燃燒的灰燼非常輕,隨著熱氣飄散。當溫度高達1200度以上木灰開始溶融,木灰與陶壤中的鐵結合形成釉,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化。這種方式形成的釉被稱為「自然落灰釉」,自然落灰釉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灰釉比較樸素、古拙,這正是柴燒作品的迷人之處。清渠老師的作品樸素自然,近期作品花紋很像當地海岸的貓公石質感的紅褐色、略帶鏽蝕質感,也是當前他所看重的創作方向


 

一張含有 陶器, 陶瓷, 土器, 花瓶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自然落灰釉作品,有烈嶼海岸貓公石質感的紅褐色、略帶鏽蝕質感



 

鶴山窯的地質研究

鶴山窯從西宅工作室時期,透過舉辦社區陶藝活動、搭建柴窯的方式獲得認同,五年前則因緣際會地進駐烈嶼師西宅旅的營地,於是,鶴山窯在西宅營區獲得更多空間的發揮。走進西宅營區陶藝教室,除了大工作桌和必備陶藝用具之外,教室末端大看板前,陳列支架上幾十瓶罐裝土塊首先讓人好奇。

一張含有 圖畫, 寫生, 圖表, 美工圖案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鶴山窯基礎土質研究

 

清渠老師解釋,罐裝土是產生《烈嶼土質檢測收縮率統計表》的功能,此表A~X的試片需搭配的24罐各地土塊來分析,罐上標示有東林海邊黏土、南山頭沉積火成岩、麒麟山腰白色高嶺土、陽山紅土等等。這是他做為當地陶藝家的基礎功課,返鄉這幾年陸續採集當地各處少量土質來研究、試燒之後產生收縮率的變化,觀察認識其差異;陶土陰乾在素燒之後會產生收縮,烈嶼土質在窯燒後的收縮率約在4%~18%之間,透過土壤的採集、比較和應用去相互磨合,進一步影響如何適才適用。

 

一張含有 文字, 收集, 藝術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烈嶼土質檢測收縮率統計表
 

進一步,是一份《土質檢測表格》,是將前述A~X罐內24種土壤化驗得知其成分,表格顯示烈嶼各類地質的的二氧化矽(SiO2石英)含量非常高,占比53%至79%。無怪乎他印象中以前的東林海灘,綿密而閃亮,即是因為二氧化矽造成的白色沙灘。第三是《釉藥試片》,它們是在白瓷土的底土試片上,搭配各種釉料,氧化銅、氧化鐵,形成多彩的釉藥運用的排列。進一步探問,是否會有喜歡的慣用色,林老師的答案是肯定,他近年極少使用彩度高的釉色,反而類似貓公石質感的釉色、灰釉的使用,屬於大地色的偏好會是他所嚮往的作品。

 

一張含有 食品儲存容器, 梅森罐, 眼瞼, 保藏食品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每個土罐代表某一地質的採集

 

一張含有 食品儲存容器, 梅森罐, 眼瞼, 室內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各色釉藥試片


 

在地陶藝教學法

西宅營區教室內目前有一些「柴窯模型」陳列,這些六分之一縮尺的土模型,是針對給金門大學學生開發的專題成果。鶴山窯歷來常見有自力搭建柴窯的過程,運用柴窯搭建,不管是土磚或土窯,會因為柴燒加熱需要幾天時間等待,這些燒窯的時間轉化成特殊的群體經驗;柴窯時常可以拿來燒水煮茶和烤披薩,此些畫面會發生在每次群體創作中。這些縮尺模型以教室外的實體柴窯為範本,清渠老師會先解析窯的功能,學生仔細量測了解其初略的構造-窯體大小、進氣和排氣關係,以及搭建所需的土磚數量;再來從單一塊土磚縮尺(陶土)開始製作,依大小切塊後排列成立體,可以訓練模型的製作、手眼專注度,和柴窯的原理。

 

一張含有 植物, 花盆, 花瓶, 室內盆栽植物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陶藝教室的工具罐一景
 

除此之外,林清渠老師也從歷來和社區教學中,累積許多在地社區共創的經驗。從大型社區藝術的介入「中庸之道」(習山湖),該座公共藝術作品在燒窯期間,東林社區協會辦理東林社區藝術創作營暨親子戶外燒窯體驗暨窯烤美食活動,邀集烈嶼鄉國中、小學師生及家長一百五十多人參與;「風雞拼貼-西線無戰事」(青岐);帶老人家去做一道海洋生態藝術牆,作品為「海邊藝術牆」(東林);西口國小帶領家長和學生一起做的藝術牆,參考採用地方藝匠林天助繪師的對聯。這些歷程,在在都是運用陶藝成為載體,注入社區齊心合作的過程,幫社區捏陶、壁畫,因為共同勞動而成就一份共體感,產生我們的集體記憶,找回榮光的過程。


 

一張含有 石頭, 藝術 的圖片描述是以中可信度自動產生

小型柴窯模型

 

一張含有 圖畫, 寫生, 兒童藝術, 墨水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柴窯搭建是鶴山窯教學特色

 

風雞系列、手作陶杯商品

村復號近期上架幾樣鶴山窯商品,有風雞筷架和手作陶杯。烈嶼風雞是小金門的厭勝物(類似於金門風獅爺),用以趨吉避邪。早期的鶴山窯曾接受社區委託塑像,燒製陶作風雞;近年則搭乘文創的列車,鶴山窯開始將風雞作為外型可愛的筷架,讓人們更容易親近,不論作為原本用途的筷架,或者單純的裝飾品都很適合。

一張含有 戶外, 雪人, 玩具, 雕像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風雞公仔(烈嶼西宅營區門口)

 

村復號店內有幾款熱門的商品,手作陶杯、風雞筷架以及風雞公仔的胡椒鹽罐。風雞筷架地成品小巧親切、具有地方代表性,已受到許多群眾的肯定和喜歡,成為商店內銷售力的伴手禮;風雞公仔是由老師的女兒林詩雅設計,其原型有塑像在西宅營區入口,造型相當質樸有趣,目前有限量販售。

 

一張含有 藝術, 設計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風雞筷架

 

一張含有 足部穿著, 鞋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風雞筷架

 

一張含有 玩具, 花瓶, 花盆, 植物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風雞公仔胡椒罐

 

 

地方社區藝術的未來

十幾年來林清渠老師輔導過烈嶼許多社區,包括東林、青岐、西方、雙口、西宅、湖下、黃厝社區等等,帶領許多當地居民一起參與創作美化環境的藝術造景。

去年東林的陶土體驗活動,配合美化東林海濱水泥堤防,就由村里幹部邀集村裡廣播找大家來,現場有多位七十歲、八十歲的長輩一起來創作,主題為海中生物,常見的海族可以產生話題,魚類鯨豚、福氣的鯧魚和章魚、螃蟹,藍色軟殼生物應有盡有。林清渠老師帶領單體創作完後,再整體組成一幅畫面於海邊堤防內面上,仔細端詳,每個長輩的手路具有巧思,非常有天份。

一張含有 戶外, 天空, 雲, 輪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東林海濱堤防社區藝術創作

他除了透過藝術手法帶動社區聚焦,也支持地方文化資產保存的工作。民國103年林老師受到「華南汽水廠」創辦人林根陣的委託,開始整理廠房並轉型成文創基地,目前經營「華南汽水廠」作陶藝和文創、文化導覽等事業,朝向烈嶼藝術之島的目標前進。另一方面,民國104年和地方文化人士一起並肩協助烈嶼保障宮遷移,搶救地方藝匠林天助手繪連環圖濕壁畫保存運動等等。

 

東林海邊

在海風和豔陽的東林海邊,出自對於家鄉地景的喜愛,清渠老師回憶起「以前東林海邊的細沙多漂亮!」2020年10月華南汽水廠的複合營運開幕了,林老師開啟另一段社區藝術介入的歷程。鶴山窯,目前有西宅工作室、華南汽水廠的經營體,可見到林清渠老師已累積多年,從對於烈嶼地質與土壤採集、分類、試燒,豐富而具科學性,是一處具有在地實驗精神的藝術工作室,並進一步陪伴烈嶼的社區營造、地區文化保護持續成長前行著。

 

一張含有 天空, 戶外, 雲, 植物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東林海濱堤防社區藝術創作

 


 

 

🛒

風雞筷架組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