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風、海洋與岩石,一期一會的烏坵野生紫菜

 王苓    村復號、王莛頎、高詠章

 

「 你聽過烏坵嗎?你知道野生紫菜是怎麼種植與採收的嗎?」

 


 

最遙遠的距離

烏坵,介於金門與馬祖中間,行政管轄由金門代管,但因為距離金門較遠,登島需要另外申請,沒有經常性交通船(只能仰賴每15天一趟的軍隊船艦運補),因此說實話,金門人對烏坵也很陌生。目前烏坵島上居民約27人及烏坵守備隊。

介於金馬之間的烏坵,不說金門的閩南話,也不說馬祖的福州話,而是浦仙話(與湄洲島同語系),早期因為屬豐富漁場,才有居民從湄洲島一代到烏坵捕魚並落腳於此。而後因國共戰爭,烏坵可掌握南日島、湄洲灣與興化灣,因而派守駐軍。過去在媒體上,烏坵一直因為核廢料最終處置站選址,或者是否開放觀光等議題,而為人所知。

 

 

一期一會,純手工的野生紫菜

烏坵還有另一個為人所知的,是野生紫菜。烏坵紫菜成長於東北季風期間,每年只收成一次。「打灰」是重要的步驟:在中秋節之後,島民將食用過後的貝殼,經柴燒製成石灰,再將灰抹在面向北的紫菜田岩石上,此方式可以將附著於岩石上的貝類生物除去。而下一步驟「佈種」則是等到東北季風將紫菜孢子送來,附著於石上,順勢生長,全然野生生長,靠著海水漲退長出紫菜,並在春節前後收成。

而所謂的「紫菜田」,則是岸邊巨大面積的花崗岩,高度有高有低。要面對嚴夏時「打灰」及忍受寒冬的「採收紫菜」,甚至需要靠人力攀爬、繩索垂降才能作業,既辛苦、產量也有限,也請各位在吃紫菜時感受到那片片皆辛苦的漁民工作。

 

烏坵紫菜肉丸

 

料理與風土

烏坵手採野生紫菜是島上重要的經濟作物,包裝也相當有時代感,正面的烏坵燈塔(國定古蹟)與大海,背面則介紹幾款紫菜料理的做法:油炸紫菜、紫菜湯、紫菜煎雞蛋、紫菜豆腐湯、紫菜煮豬腳。甚至能腦洞大開地發揮創意,正如村復好友所回傳的紫菜肉丸照片,將肉丸裹上紫菜,使得口感更加豐富。

神秘的烏坵一篇文章解釋不完,除了口腹之慾能透過烏坵紫菜的滿足,村復號也相當推薦文化局出版,高丹樺女士書寫的《烏坵村史》一書,詳細介紹烏坵的過往身世與現況,並且,內有「烏坵紫菜風雲」詳實描述紫菜與烏坵的相依相存。

 

 


 

 

烏坵手採野生紫菜
我的家鄉在烏坵.村史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